金融发展与生物多样性相互影响,生物多样性丧失会给金融业造成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,金融优化资源配置有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。我们选取云南、青海、天津、湖南等典型地区调研发现:通过多样化银行贷款产品、银保合作、发行专项债券、“基金+”等方式,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已取得初步成效。但生物多样性保护仍面临较强融资约束,且转型风险开始显现,金融机构亟待强化风险管理能力。建议推进生态效益更好地转化为经济效益;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融资模式创新;强化金融机构对生物多样性相关风险的评估和管理;完善配套保障措施。
近日,浙江温州龙港市将农民群体纳入住房公积金改革试点,引发关注。推进住房公积金制度惠及更多群体,有助于强化城乡住房保障功能,体现住有所居的政策导向;同时也有利于扩大住房公积金资金来源,缓解部分地区流动性紧张问题,可谓一举多得,意义不容小觑。
几乎在一夜之间,俄罗斯对欧洲天然气供应出现戏剧性变化,“北溪-1”天然气管道从技术检修维护变成无限期关闭。受此影响,欧洲能源价格或持续走高,在欧元区通胀率屡创新高的背景下,欧洲加快收缩货币政策的可能性随之增加,这势必进一步放大欧洲债务违约风险。
受个别房地产企业风险暴露、个别楼盘按揭断供影响,房地产信贷风险备受社会各界关注。多位商业银行负责人表示,市场对此不必恐慌,房地产领域的信贷资产质量总体平稳可控。接下来,要着重平衡好稳融资与防风险的关系,既要保障房地产合理融资需求、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,也要提升风险管理的精细化水平,严把增量风险入口关,稳妥化解存量风险,尤其要确保“保交楼、稳民生”工作有序推进。
稳经济政策有如“接力赛”,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继续降低是其中关键一棒。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,要持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和传导效应,降低企业融资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,可谓抓住了重点、击中了要害。
今年以来,商业养老金融产品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,养老理财、养老目标基金、商业养老保险等各类金融产品层出不穷,养老储蓄产品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。分析这些产品的客户群体不难发现,“年轻人进军养老市场”正逐渐成为现实。
美元2022年以来表现强劲,超过黄金和美国国债等其他安全资产,却让新兴市场货币和日元欧元等一起遭受折磨。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讨论美元的国际作用时表示,“美元在全球被广泛使用,这有可能带来金融稳定的课题”,言下之意是,“当看见强势美元时,你们准备哭吧”。但鲍威尔不敢说的是,美国自己也难以幸免于难。
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明确无误地传达了“通胀明显回落之前绝不收手”的信号,吓坏了美国投资者。这一鹰派立场是基于他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美联储权衡通胀与增长之间的历史中寻求到的“感悟”。他总结了三大历史教训:一是中央银行可以而且应该为实现稳定的低水平通胀负责;二是公众的通胀预期作用巨大;三是将抗通胀坚持到底。但更大的担忧在于,当美联储执意要加息提升基准利率时,借债大户美国政府该怎么办?
国务院常务会议近日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的接续政策,明确在3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已落到项目的基础上,再增加3000亿元以上额度。在坚持不搞大水漫灌、不超发货币的前提下,加大金融对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,有助于实现扩大有效投资、带动微观就业、促进社会消费的综合效应,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。
因房贷利率下降引发的话题热度居高不下,部分声音要予以理性分辨。例如有人认为,房贷利率下降将引发需求增长、进而推高房价。这是只关注需求端、不分析供给端变化的片面结论,可谓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”。房贷利率变化对房价可能产生的影响,要结合需求端、供给端、价格预期三方面因素统筹考量。
近日,美元指数创出20年新高。非美货币汇率全线走低,欧元对美元汇率再度跌破1∶1,韩元跌至13年新低。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也贬值至年内低点,逼近6.9关口,引发市场广泛关注。
近日,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撰文表示,在当前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关口,更加需要发挥好资本市场作用,促进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协同发展,引导更多储蓄向新兴产业集聚。